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贵州,湖南,云南 ,广西, 四川 一带,人口约500万。苗族历史悠久,租源可远溯至上古的“三苗”和殷商时代的“髦人”及秦汉时期的“五溪蛮”。公元3——9世纪陆续西迁至川,滇,鄂,黔等地。苗族的民间舞蹈主要是芦笙舞和各种鼓舞。
芦笙舞 一种历史久远的舞蹈形式一般都在节日或集会中以竞技或献技的方式进行表演自娱性芦笙——最为普及,因对舞者年龄、性别不限、故参加人数甚众,通常在草坪、河坝或山坡空地上活动。常见的活动形式有二种,一种是男的吹小芦笙、女的持花手帕,男一圈、女一圈的把一群吹大芦笙的舞者围在中间,踩着乐曲的节奏、轻轻地摆动着身体绕圈而舞。还有一种是由一对以上的芦笙手作领舞,众人(多为女性)尾随其后围圈而舞。动作随领舞者吹奏的曲调而变化。自娱性芦笙舞,从动作特点上看,又可分为“踩”和“跳”两种,“踩”以两膝的轻微屈伸 并踏着节奏向前移动为特色,“跳”是由动力脚落地后,下肢的颤动以及抬脚踹动,上身随之自然地摆动为特色。前一种娴雅、端庄,后一种柔和、潇洒。
有的地方盛行以村寨芦笙队为单位进行集体比赛,如黔东南的从江县、傍洞一带,每逢年节,邻近各村寨以百十人为队同时吹跳比赛,参加比赛的芦笙队以能吹奏乐曲的多寡、声音是否优美、谐和以及动作和步法是否丰富、舞蹈的时间是否持久定优胜。有的地方则以个人竞技的方式进行。这种竞技一般都不设规定动作,每个芦笙手都有施展个人技艺的机会。这类芦笙舞的动作以矮步、蹲踢、旋转、腾跃等为多。竞技者有的以动作的节奏多变,迅疾激烈见长;有的则以能完成较多的高难度动作取胜。表演性芦笙舞内容十分丰富。盛行于黔西地区的有“巧喝酒”、“蚯蚓滚沙”、“滚山珠” 和“芦笙拳”;盛行于桂西山区的有“过门坎”、“猴子上树”和“滚地龙”;盛行于黔东南地区的有“牛打架”、“斗鸡”等多种。前两地区所盛行的主要以炫耀高难技巧博取观众的喝彩;后一地区所盛行的主要是模仿禽兽的习性、神态,以表现出生活的谐趣引人入胜。
通常是在木鼓、铜鼓的伴奏下跳的。舞者多为中、老年人。吹奏的大芦笙长达三尺至丈余。过去,这类芦笙舞只在“吃牯脏”(杀牛祭祖)时才跳。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表现出对祖灵的尊敬和怀念,动作稳重、迟缓。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现在苗族已很少举行这种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祖活动了。因此,这类舞蹈现已不见了。
也因其活动时的内容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活动形式和特点。凡属男婚女嫁、新屋落成等喜庆活动,则以动作跳跃、轻快,气氛热烈欢腾为特色。舞者也多在堂中起舞以示祝贺。在丧葬的仪式上,芦笙舞蹈的作用主要是对死者家属的安慰和向死者致哀。在这样的场合,除在入棺仪式上有跨过棺木的跳跃动作外,其余动作均沉稳而有节制。
各类鼓舞 在苗族民间舞蹈中除了芦笙舞还有各类鼓舞。简述如下:1踩鼓、苗语“杨略”。由女子表演,流传于贵州东南台江、雷山、榕江一带,以清水江边的台江施洞口最具特色。时逢节日均跳此舞。届时于江边或大树下设一鼓场,场中央立有1米多高的四角木架一个,上置一直径30——60厘米的圆形牛皮鼓一面。舞蹈开始时,先由一位能歌善舞的女子进场,用双手锤击鼓面和鼓边,高声唱到:“姑娘们快来踩鼓呦!~”随后众姑娘从四面八方涌进鼓场,围鼓成圈,踩着鼓点节奏翩然起舞。舞至高潮时,观舞群众亦可参加。基本动作有:“略方步” “丢方步” “略岗步”等。
2猴儿鼓。流传于湘西苗族村寨。表演时树立一大鼓于场中,鼓面向观众,一人在鼓后击鼓伴奏。由1——3人表演。他们化妆成猴子的模样,表演猴子的各种神态和动作。动作有“看鼓”“碰鼓” “惊鼓”“偷桃”“掰包谷”“抓痒”等。其他还有“木鼓舞”“团圆鼓舞”等。
手机:13811801600
手机:13661118529
手机:13811150792
座机:010-84288137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