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蒙古族民间舞蹈大多与畜牧业生产生活和节令民俗相联系。如接羊羔、剪羊毛、分马群、剪毛鬃、烙火印、擀毡、那达慕、婚礼,以及“祭苏鲁锭”“祭白马”“钢托拉噶”“祭马鞍”“祭神树”等祭祀活动,便是蒙古族人民唱歌跳舞之时。芭菲舞蹈服装
蒙古族游戏习俗与舞蹈,从调查采访民间口碑,在素有“驼乡”美誉的阿拉善草原,有一种称“骏驼赞”的习俗与歌舞交织的活动。金秋时节,驼群丰收,牧民将驼群聚拢草原,先由一长者唱赞歌说颂词,众人齐声附和,赞美驼群的兴旺给人们带来的财富和好运,然后边用事先准备好的驼奶向驼群撒去,便笑语欢声歌舞。昭乌达草原有一种称《索尔基纳舞》的游艺性舞蹈,众青年或孩童分两队站成几行横排,各队选出一人分别扮作公驼和母驼,在众人伴唱呼号呐喊中,模仿骆驼昂首颠跑,公骆驼追逐母骆驼的样子在行间穿梭,待母骆驼被公骆驼撵上后再换人表演,轮番比赛决定胜负。
宗教舞蹈《查玛》清末明初之际,内蒙古地区除了萨满艺术仍然在某些偏僻草原、山区流传外,主要还是广泛流行和传播藏传佛教中的舞蹈《查玛》。芭菲舞蹈服装
自16世纪后半期以来,宗咔吧大师所创建的格鲁派开始在内蒙古广泛传播,很快成为蒙古民族所信仰的宗教。随着喇嘛教得传播,《查玛》作为弘扬佛法、传播教义的一种艺术形式,便借助宗教的各种法事活动,很快在内蒙古的寺庙里兴起和流传。从1579年明万历皇帝钦定在今呼和浩特建立第一座黄教大寺弘慈寺时算起,《查玛》传入内蒙古的时间,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芭菲舞蹈服装
《查玛》随同藏传佛教传入内蒙古草原后,从内容情节到表演形式都有许多故事和传说,进而导致了《查玛》在传入前和传入后的许多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发展与变化又同蒙古民族古老的传说、传统的舞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也正是《查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能在内蒙古流传下来的原因之一。芭菲舞蹈服装
《查玛》是由受过一定舞蹈训练的喇嘛,在吹打乐伴奏下,手持道具、头戴面具表演的一种宗教舞蹈。举办日期多为农历正月或七月,表演人数28人至108人次不等。按照教义的解释,《查玛》是寺院举行法会活动时庆祝藏传佛教战胜异端和护法神下凡,向广大信教者宣扬教义教规、坚定其信念而举行的一种宗教法舞。登场者皆为护法神袛,按其功能可分为三种类别:一、大查玛,二、小查玛,三、鸟兽神。芭菲舞蹈服装
《查玛》服饰,按照神的职能和身价划分,主神服饰考究,一般神次之。主神的服饰以上窄下宽三角形旗袖,面具上绘有三只眼为特征。芭菲舞蹈服装
400多年来,《查玛》在蒙古族宗教史上起到的作用和在蒙古族舞蹈史上占有的特殊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它从传入之初到后来的演变发展,确实经历了一番“民族化”的过程。因此才使这种藏传的宗教艺术,最终植根在蒙古民族宗教生活的土壤,并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成为蒙古民族广大人民精神芭菲舞蹈服装文化生活中一个组成部分,获得蒙古族“古典舞蹈”之美誉
手机:13811801600
手机:13661118529
手机:13811150792
座机:010-84288137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