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救勒歌》)地处中国北
方、辽阔无垠的蒙古草原,是中国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他们世世代
代在这里生活繁衍,创造了优秀的草原文化和震惊世界的赫赫武
功。游牧民族喜欢驰骋在草原上的骏马,喜爱翱翔于蓝天的雄鹰,
也很喜爱大雁和天鹅。于是把民族的感情、性格和来自草原的气
势。都和这些矫健美丽、富有生命活力的生灵融汇在了一起。在他
们所创造的舞蹈形象中,也总是自觉不自觉的透露出它们的动态、
神情、灵性和心声。
生活在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以蒙古族为主,其他还有达斡尔
族,鄂温克族族、鄂伦春族,他们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民间舞
蹈粗犷、豪放、朴实而热情。大致可分三类:一为自娱性舞蹈;二
为宗教祭祀性舞蹈;三为表演性舞蹈。现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蒙
古族民间舞蹈介绍如下:
安代舞 相传很久以前,科尔沁草原上有父女俩相依为命,
一天姑娘突然得了一种怪病,神智恍惚,举止失常,几经医治,不见
起色。老爸只得用牛车拉上女儿外出求医。不料行至途中车轴又
突然断裂,女儿病情加重,奄奄一息。老爸急得绕车奔走,以歌代
哭。歌声引来了附近百姓,见此状也无不清然泪下,皆随老人身后
甩臂跺足,绕行哀歌。不知何时姑娘也走下了牛车,尾随众人奋力
而舞,待发现时,她已跳得汗如雨注,病愈如初。奇闻不胫而走,以
后,草原上的人们都仿效着以载歌载舞的方式为青年女子治病,取
名“安代“。后来,又在求雨、祭敖包、那达慕大会等群众集合时采
用,并广为流传,逐步发展成为自由地抒发群众思想感情的集体
舞。早期的安代舞表演场地,中间立,断轴车轮或木杆(意为镇妖
进邪之物),参加者围成圆圈,右手握一块绸巾或扯起蒙古袍的下
摆,随领舞者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韵味淳厚。舞蹈动作主要
有:原地踏脚摆绸巾或向旁轻移,前倾身甩绸巾立起后向前“小踢
步”迈动,边绕圈奔跑边甩绸巾绕绸巾等。
筷子舞 和盅碗舞筷子舞和盅碗舞同属表演性道具舞蹈,
流行于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区。筷子舞是婚礼、喜庆节日欢庆时,在
弦乐及人声伴唱下,由一位舞者单独表演的舞蹈形式。舞者右手
握一把筷子敲击左手掌、肩部、腰部、腿部等处,击打时肩部环绕耸
动,腕部翻绕灵活,敲打的声音清脆,节奏鲜明,情绪热烈欢快。舞
者时而转身打地,时而蹲跳打脚,各种动作均保持半蹲的舞蹈姿
态,表演往往由慢渐快,最后在快速表演的高潮中结束。技艺性较
强。原本由男性艺人表演,近50年来,在专业歌舞团常由女性表
演。盅碗舞亦称打盅子,也是在喜庆节日由单人表演的舞蹈形式。
表演者双手各持盅子一对,用食指、无名指夹住上面盅子的边沿,
中指扣于盅内,大拇指托住下面的盅子。两盅之间有空隙,可以碰
击作响。表演开始时,表演者坐于地毯上缓缓起舞,盅子亦随音乐
节拍发出规律的响声,或轻抖双腕,发出银铃般轻脆之声。然后,
舞者慢慢站起两臂伸展、曲收,在胸前环绕,进退或绕圈行走。此
舞原来亦由男子表演,本世纪20年代以来多由女子表演,动作舒
展流畅,柔美端庄,高潮时,多作“板腰”、“旋转”等技巧,技艺高超
者,还头顶燃灯或燃烛起舞,光影随风摇曳,引人人胜。1962年,
根据传统盅碗舞加工提高的作品,参加第8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
平友谊联欢节比赛,荣获金质奖章。
手机:13811801600
手机:13661118529
手机:13811150792
座机:010-84288137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