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固步自封的这种健康心态到了60年代的初期,孕育出了
一块崭新的离经叛道基地—贾德逊舞蹈剧院。这个带着浓重的叛逆
精神、结构相对松散的舞蹈集体能够安营扎寨于贾德逊教堂这种原
本壁垒森严的宗教圣地,开创“后现代舞”新时代的事实本身,足以
说明整个社会处于向新时期过渡的转型期,思想基础则是包括宗教
人士在内的广大民众开始不满于现有的清规戒律,并对探索未知的
新事物充满了虽迷茫却也坚定的兴趣。
贾德逊舞蹈剧院中聚集了一批有志改革的青年艺术家,他们
除了编舞跳舞的之外,还有搞美术的,搞作曲的,搞写作的,他们
一起上阵手舞足蹈,以极为宽泛的舞蹈实践拓展了“舞蹈是什么?”
这个最关键的概念。因为,在这些年轻人的心目中,现代舞已经像
19世纪末的古典芭蕾那样,不知不觉地陷入了穷途末路。尽管不
少现代舞的前辈名家们要么竭力竞争,要么揭竿而起,但任何举动
都没有太多的新意,只不过是重蹈旧辙的小打小闹小改良罢了。
贾德逊剧院的艺术家们认为,舞蹈不仅完全可以走出神圣的
而贵族气十足的剧场殿堂,而且也完全可以脱离特定的技术、训练
或设备。这群敢想敢为的年轻人在创作时不使用任何编舞模式,
而在表演空间上,则从在贾德逊教堂安营扎寨,养精蓄锐,开始逐
步走向了更加宽广的天地—画廊、美术馆所、楼房的亭子间等许
多非框架式的空间,都成了他们的用武之地。在舞者的素质上,他
们不总是要求训练有素,而更多地要求敢想敢干敢创造。在舞者
的鞋上,他们常常就穿着生活中的各种便鞋登场。因此,穿旅游鞋
而舞的特征后来几乎成了“后现代舞者”的最典型标志。
手机:13811801600
手机:13661118529
手机:13811150792
座机:010-84288137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