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是基于灵魂不灭观念和原始道德观念而产生的一种宗教
性质的社会习惯。矛考古发捆材料表明,在据今二万五千年至五万
年的周口店山顶润人墓葬表明,至少从那时起,人们就已具有明显
的灵魂观念和人死后灵魂继续生活的想象。即人们认为人的身体
是生命的载体,人充只是尸体与灵魂的分离,其灵魂在另一世界过
着与他生前相似的生括,是生命载体的延伸,而且与活人保持多种
联系,灵魂具有更强的力量会给生者带来幸福,也能带来灾难。我
国许多民族,都有各自的丧葬习俗。丧葬舞蹈常常是丧葬一是活
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中普遍流行一种娱尸的习俗,文献多有
记载;李思聪《百夷传》曰:明代滇南傣族“父母亡不用僧道,祭则
用妇人祝于尸前,诸亲戚邻人餐持酒物于丧家,聚少年数百人饮酒作
乐,歌舞达旦,谓之娱尸。”天启《滇志》卷三十载:“窝泥(哈尼族)
人死,吊者头插稚毛,敲锣打鼓摇铃,忽泣忽歌,为亡人跳舞,名叫
洗鬼。如此三日后焚尸葬骨,葬时依然挥扇环歌,拊掌蹈足,以征鼓
芦笙为乐。”云南《马关县志》载:“砍头猓罗之怪俗,该族父母死,
即将头砍下。婿至,则持头跳舞。腐臭则弃去,另编蔑头合颈上而葬
之。”这种拿着死者的头跳舞的习俗,实在是相当奇特。居住在川滇
交界沪沽湖畔的纳日人、古称“摩梭”(今纳西族),在送魂的夜晚,
丧家要举行隆重的歌舞祭奠,俗称跳《耗牛尾巴舞》。舞者为青年男
子,他们像古代武士一样,头戴钢盔,身着皮甲,甲片上系有小铜铃
,随着身体的运动发出清脆的响声。据说铜铃的用处一是为舞蹈伴奏,
二是驱鬼避邪。有时附近村寨也组织舞队前来参加,名曰“送魂”,实
为比赛,舞者手持长刀、木矛,边跳边唱,模拟耗牛、老虎的各种动
态。纳日人曾以游牧为生,《耗牛尾巴舞》反映了他们对耗牛的祟拜
和对往日游牧生活的追思。
舞,《金再再》又称“跳嘎”,舞蹈借祭奠亡魂向青年人传授生育知识
和狩猎生产知识。这个舞蹈只能在送魂当晚天刚黑时跳,舞者为 8名
男子,4名裸体男子身上画满黑、白,、红三色相间的花纹,下身系
着用树叶做成的短裙,扮成有雌雄区别的花鬼,另有4人伴舞,在众
人用树条遮盖下,于死者院内跳此舞。舞蹈中段,男女花鬼表演生儿
育女过程的动作。舞蹈末段表演战胜野兽的搏斗场面,花鬼在尽兴狂
舞中作出许多滑稽动作。如果死者是有影响的人物,在丧葬活动中,
还要举行盛大的“目脑”祭奠,按照目脑牌上的路线跳舞。有时方圆百
里景颇群众都会来参加,舞者多达千人,场面甚为壮观。
丧葬舞蹈有哪些文化内涵和仪式特色?研究舞蹈民俗学的中央民
族大学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纪兰蔚认为:丧葬舞蹈具有
浓厚的血缘感情色彩和民族感情色彩,具体表现为:一、寻根溯源,
祖魂归宗。怀念本民族的迁徙史、发展史、斗争史;二、增强家族和
民族的内聚力;三、传播知识,绵延种族;四、生死同喜,有死才有
生,化悲幼为力量。其舞蹈艺术特色是:一、丧葬舞蹈是长期形成的,
多半真有一套既定的程式,多为专舞、专曲、专词、专用。“三、丧葬
舞蹈多用鼓来伴奏,如木鼓、铜鼓、竹筒等。据认为鼓能通鬼神;三、
绕棺而舞,与死者直接进行情感交流。四、且歌且舞,既便于营造气
氛,又便于直接表述生者对死者的怀念
北京芭菲舞蹈服装租赁中心提供:,舞蹈服装租赁,演出服装,
56民族服装,拥有上千套舞蹈演出服装、用视觉来记录您的精彩演出!
北京芭菲舞蹈服装租赁官方网址:http://www.xinbafei.com
手机:13811801600
手机:13661118529
手机:13811150792
座机:010-84288137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