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发源于印度,东汉初年(公元一世纪)经西域传人我国中
原汉族地区。南北朝时代,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现实生活的不幸,
促使人们寄希望于来世,于是佛教在我国中原盛行起来,寺庙之多,
规模之大,信徒之众均为前所未有。这一时期的舞蹈艺术活动有时
也成为宗教活动的一部分。当时的皇帝也笃信佛教,北魏文成帝甚
至下令,雕塑佛像要“如帝身”(《魏书·释老志》),这样就把人间
的皇帝和天国的神佛连在了一起,人间皇帝享受的天国的神佛也应
该事受,何况佛经中早有规定,在对佛的十种供养中应包括“伎乐
供养”,那么,在佛事祭礼中有舞蹈活动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北魏京都洛阳,寺院林立,多为皇室贵族所修。当时,寺院既
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群众聚集娱乐的场所。音乐舞蹈既是祭礼
仪式的组成部分,也是宗教宜传的手段之一。在一些规模宏大的寺
院中,有十分精妙的伎乐。“歌声绕梁,舞袖徐转,丝管寥亮,谐妙
人神…得观者,以至为天常”。佛像游街时,“辟邪狮子,导引其前,
吞刀吐火,腾孩一面,踩幢上萦,诡濡不常,奇技异服冠于都市。”
一幅佛像出行,竟然有如此壮观的舞蹈表演队伍为其渲染,足见舞
蹈活动和宗教活动的关系已是十分紧密。
唐代承袭北魏佛寺有音乐舞蹈活动的做法,舞祭是唐代佛事
活动中的组成部分。唐代礼佛、娱佛时,表演舞蹈最突出的例子要
数安国寺表演的(四方菩萨蛮舞》(也称《菩萨蛮舞》)。唐懿宗
笃信佛教,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兴建寺庙,并举行盛大的迎佛仪式。
在懿宗下令建造的安国寺落成时,表演了懿宗宠信的宫廷伶官李可
及编导的一部大型女子群舞《菩萨蛮舞》,据史籍记载:这部舞蹈十
分优美,富有仙意,舞队一出,“如佛降生”,似仙女下凡。这部作品
演出后大受好评,随即成了保留节目,此后每当佛诞生的宗教节
日,都要“于宫中,结彩为寺”,“数百人作《四方菩萨蛮队》”。其场
面之华丽壮观,可想而知。除上述直接用于佛事活动的佛教舞蹈
外,唐代燕乐及其他表演性舞蹈中,也有一些带有佛教色彩或来自
佛教的舞蹈,如隋、唐著名宫廷燕乐—《九部乐》、《十部乐》中的
《天竺乐》就具有相当浓厚的佛教色彩。另外,唐代著名的描写仙
女美姿的《霓裳羽衣舞》的舞曲也具有浓厚的佛教音乐特色。
宋代宫廷队舞中有几个舞蹈具有明显的佛教色彩,如《菩萨蛮
队》即源于唐代宫廷乐舞《菩萨蛮舞》;另有《凤迎仙乐队》和
《菩萨献香花队》也都是具有浓郁佛教色彩的乐舞。
蒙古族人多信藏传佛教,忽必烈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后,其宫廷
乐舞也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十六天魔舞》。《元
史,顺帝本纪》载:顺帝怠于政事,荒于游乐,以宫女三圣奴、妙乐
奴、文殊奴等十六人舞《十六天魔舞》。此舞初创时期可能只在做
佛事时演出,现者还是必须受过秘密戒的、信奉宗教的人,其他人
不准观粉。也许是这个舞蹈所具有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都比较高,
于是便从娱神的服堂,走进了皇宫贵宅成为一种表演性的舞蹈了。
从许多史料看,《十六天魔舞》确是一个非常优美的乐舞。张翁
《宫中舞队歌词》中有如下的诗句:“回雪纷难定,行云不肯归,舞
心挑转急,一一欲空飞。”明人叶子奇在《草木子)中也写道:“元有
十六天魔舞,盖以珠续盛饰美女十六人,为佛菩萨相而舞。”
明清两代的佛教舞蹈中有两个名字相同的舞蹈,都叫《观音
舞)。据明人姚旅在《露书》中记载:《菩萨舞》(即《观音舞》)
由舞者扮成观音模样,额顶一碗,手执两碗,击节而舞。此舞有时
也在街头表演,明人袁宏道作的《迎春歌》中,有“白衣合掌观音舞”
的句子。明代舞人徐惊鸿以擅长《观音舞》而闻名。
清末宫廷舞蹈家、慈禧太后的御前女官裕容龄,是我国最先学
习和演出现代舞蹈的优秀舞蹈家,在她的诸多舞蹈作品中,有一个
由她自编自演的独舞也叫《观音舞》。塑造的是一位头戴象征佛光
的珠环,坐在莲台之上的菩萨形象。
北京芭菲舞蹈服装租赁中心提供:,舞蹈服装租赁,演出服装,
56民族服装,拥有上千套舞蹈演出服装、用视觉来记录您的精彩演出!
北京芭菲舞蹈服装租赁官方网址:http://www.xinbafei.com
手机:13811801600
手机:13661118529
手机:13811150792
座机:010-84288137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