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和“舞”在我国都产生得很早很早,在人类的语言都还不
健全、文字还没有产生的时候,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人体情感语
言的舞蹈就出现了,那时,人类还没有创造出乐器,为舞蹈伴奏的
是便于敲击的石块,所以,人们在狩猎获得丰收的时候,就出现了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场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人了陶
器时代,开始用陶土制成了鼓,用赞草作捶敲鼓为舞蹈伴奏,从此
“鼓”与“舞”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发展为用陶土或原木作鼓腔,再
蒙上兽皮作鼓面制成革鼓。这样一来,鼓声更加响亮,不仅可以更
好地为舞蹈伴奏,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群众参加舞蹈的行列。 由于
鼓声洪亮而致远,人们把天上的雷霆之声与之联系,认为鼓具有非
凡的神力,可以如雷声引来雨水,滋润农作物生长;由于鼓声隆隆
振动大地,人们认为它可以破坚冰,驱严寒,使大地回春,催万物
生长。于是,鼓,就成为了以农挤为主的我们华夏民族的精神力量,
每逢年节和重大祭祀活动,都要“鼓之舞之”,上祭祖先神灵,下娱
平民百姓。
我国鼓舞的形式多种多样,以鼓的质地分,现今的鼓大部分以
牛、羊、蟒等之皮革蒙鼓面制成,除此之外,还有流行于壮族、苗
族、彝族地区的“钢鼓舞”;流行于维吾尔、藏族地区的“铁鼓舞”;
流行于低族、苗族地区的“木鼓舞”;流行于壮族、瑶族地区的“蜂鼓
舞”;流行于哈尼族地区的“竹筒舞”等。
以鼓的造型和击打方式分,有傣族的象脚鼓,汉、满、蒙族的单
鼓,维吾尔族的手鼓,藏族的铃鼓,瑶族和朝鲜族的长鼓,苗族和瑶
族的猴儿鼓,以及汉族的腰鼓、花鼓、双条鼓、威风锣鼓等。各种鼓
舞都是以鼓为道具或作为主要伴奏乐器,并在锣、铓、拔等打击乐器
配合下进行的。
从鼓舞的风格看,北方汉族的腰鼓、单鼓、战鼓和威风锣鼓威武
朴实、雄壮有力;南方汉族的花鼓、双条鼓和花香鼓舞抒情优美,充
满田园风光。而地处西南边疆崇山峻岭之中的少数民族的鼓舞,则充
满古老而神秘的色彩,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现将几种鼓舞介绍如下:
陕北腰鼓 流传于陕西延安、愉林等地的汉族民间舞,因舞者麟间
斜挎一椭圆形小鼓边击边打而得名。多在春节、庙会或喜庆节日表演,
人数不限,多时可达数百人。舞队在伞头的率领下,男的击鼓,称“鼓
子手”,女的蔽镣,或扭秧歌,称“腊花”。因流传地区不同,分文、武
两种,文鼓以米脂县的老人腰鼓最有代表性,在统一的节奏中,任意
击鼓,表演洒脱诙谐,悠然自得。武鼓流传于安塞、横川一带,动作
刚健,节奏怪锵,情绪奔放。在场地中表演时,称“场地鼓”,可一人单
打、两人双打和集体打。行进时表演称拼路鼓”,队形变化与映北秧歌
相同。常用动作有:“踢且缝层”、“马步脸班”等数十种。1942年,延安
开展新秧歌运动时,传拢层教铁注人折的内容,发展为“胜利碑鼓”,随
着革命战争胜利两谁铸剑队后在1949年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
上萦粼林城琢翻。
铜鼓舞 流传于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的古老的民间舞蹈鼓声音
低沉浑实,小鼓音高清朗。据专家研究,最早的铜鼓是在云南楚雄万
家坝出土的原始型铜鼓,据今已2600多年。在古代,南方各民族的铜
鼓舞蹈十分丰富,一直流传至今。现今,每逢年节、庆典、婚嫁,均
要击鼓欢舞。虽然各个民族在具体舞蹈时各有特色,但各族的铜鼓舞
的共同特点是以铜鼓为主要伴奏乐器,而且大多围鼓而舞,舞姿古朴、
稳健有力、雄伟壮观。
象脚鼓舞 流行于傣族地区的民间舞蹈。
长鼓舞 流行于广西瑶族地区的民间舞蹈。
猴儿鼓舞 流行于湖南土家族、苗族地区的民间舞蹈。
手机:13811801600
手机:13661118529
手机:13811150792
座机:010-84288137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