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的五一节,北京的舞台上开始呈现出百花盛开的景
象,在迎春绽开的舞蹈艺术花苑中,有一株从世界文学名著中
移植过来的花朵,格外引入注目。这就是北京舞蹈学院推出的
根据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1805-1875)同名童话改编的中型芭蕾
舞剧《卖火柴的小女孩》(编剧:张敦意。编导:黄伯虹、邬
福康。作曲:黄安伦。舞美设计:郑捷克。表演者:北京舞蹈
学院陈冰、邬福康等)原作发表于1846年,离现在已经1 30多
年了,但在中国文艺界经历了一场大灾难之后,看了这部舞剧
倒使人感到别样新鲜,仿佛也闻到文艺的春天即将来临的气息。
这是一部不仅为少年儿童们喜爱同时也为成年人欣赏的中型
舞剧,和原作的表述方法一样,以芭蕾舞为手段向人们讲述了
一个动人的故事:
在寒冷袭人的圣诞之夜,当点灯老人燃亮了马路上的灯时,
人们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正在街头叫卖火柴。她左右
召唤着行人,却每每受到冷落。富人乘着马车从她身旁驰过,
不但不理睬她的叫卖,还险些撞倒她。饥饿与风寒使她周身颤
栗。她划燃了火柴,那一丁点亮光与温暖给了她莫大的安慰,
产生了美丽的幻
觉。
幻觉一:跳动的、温暖的红火苗姑娘在她身旁欢舞;
幻觉二:挂满亮晶晶烛光的圣诞树出现了,一只大烤鹅给她
带来食欲的满足;
幻觉三:慈祥的妈妈来到了她身旁,温暖的抚摸使她沉浸在
母爱之中。冬夜寒气袭人,火柴全都划燃而后又都熄灭了。卖火
柴的小女孩依偎在一根冰冷的街灯柱下,永远睡去了。
翌日清晨,点灯老人将一盏盏街灯熄灭,他再也听不到小女孩
的叫卖声。
全剧情节简练,构思巧妙。为突出表现人世间的不幸,剧中安
排了小女孩身处的凄苦环境和她三个美丽的梦幻,典型地揭示了
穷苦孩子的悲惨遭遇。舞剧结构主要以小女孩的独舞组成,在三
个幻觉场面中加入了色调变化的群舞。舞蹈编排注重揭示人物的
心境,动作流畅,寓意鲜明,宜于为儿童观众接受。原本童话中
没有的点灯老人的形象,在舞剧中起到了贯穿情节的作用。舞剧
的音乐根据北欧民间音乐主题写成,风格纯正,意蕴深远。舞美
设计者把老哥特式教堂和楼宇的景观与小女孩的幻觉视象结合起
来,着色鲜明而富于童话色彩,深刻地揭示了故事的社会背景和
悲剧性的主题。
曾经将《安徒生童话集》翻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读者的著名
翻译家叶君健对这部舞剧十分赞赏,他在《舞蹈》1 978年第3期
上发表了《芭蕾舞<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除介绍了这本童话
集的历史背景外,还对舞剧进行了评论:“从这个故事改编的芭蕾
舞,在表达了安徒生对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和他希望通过这篇童话
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残酷现实的同时,也表达了他想表达而又未能
明确表达出来的一个主题:这个小女孩在极端苦难的条件下仍然
追求幸福——当然不是通过上帝!她和火焰姑娘的那两段舞蹈,
她见到妈妈时那几次热情的拥抱,实在感人至深”o“点灯老人的出
现,是原来所没有的。但这个增添完全有必要。……他的那几个
动作,虽然简单,却着重地表达出了穷苦人之间所存在深厚的阶
级感。
手机:13811801600
手机:13661118529
手机:13811150792
座机:010-84288137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