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和北京舞蹈学院的舞蹈家和艺术
家们合作创作和演出的大型舞剧作品。也是一部颇有学术研究价
值的舞剧作品。编导:孙颖。作曲:张定和、张以达。布景设计:
沈忱、黄振亚。服装设计:董淑芳。主要演员:夏丽蓉、于健、
方伯年等,中国歌剧舞剧院于1 985年在北京首演。
舞剧描写东汉末建安年间,曹操修建铜雀台时,一对歌舞伎乐
人的悲剧故事。
序幕,曹操在战场上收留了尚存一息的一对孤儿——郑飞蓬与
卫斯奴。
第一场,郑、卫二人在百戏部学习舞蹈和击鼓,渐渐长大,萌
发爱情。曹操见收养的孤儿技艺已成,选人铜雀台作供奉艺人。
第二场,曹操大宴于铜雀台上,酒酣而舞槊,群伎献艺,歌《龟
虽寿》。郑飞蓬光彩夺目,艺技惊人,被曹操召人后宫。郑、卫顿
时离别。
第三场,铜雀台上,郑飞蓬侍寝之夕,无限留恋卫斯奴,剪一绺
青丝相赠。
第四场,曹操作古,遗令铜雀伎人终生守陵。郑、卫二人虽生犹
死,虽身近却难以相亲。曹丕复召郑再人后宫,卫情不自禁,冲撞
曹丕而遭剜目之刑。
第五场,洛阳宫内,鲜卑大人朝觐之时,郑奉召献舞,发现双目
失明的卫斯奴,她毅然毁妆罢舞,唯求一死。曹丕在臣僚们的跪求
下,将郑赐予戍边大将军。
第六场,大将军坐拥郑飞蓬,终日狂欢。郑不愿苟活,顶撞大将
军,被贬为营伎,遭受凌辱。
尾声,郑因逃跑而被处死。赴刑路边,卫斯奴木然地击打手鼓以
送。
该剧据史而撰,立意深广,揭示出中国古代歌舞伎人的悲惨命运。
舞蹈编排讲究有历史依据,尽量捕捉汉代乐舞的风格精髓。全剧舞
段众多,色彩斑斓。郑之独舞,郑、卫双人舞有较强的感染力。《盘
鼓舞》、《竞技舞》和几段铜雀伎人的群舞,具有古拙而典雅、宏放
而俏丽的特色。卫斯奴“盲鼓号天”的一段表演,悲剧色调浓烈。全剧
悲切感人,大起大落的发展线引人回肠荡气,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舞剧编导孙颖,50年代初,北京舞蹈学校刚刚建立时即任该校中
国古典舞教研组教员,参与了中国古典舞教材和教学法的研究和建立。
后下放北大荒多年,文革后不久回北京舞蹈学院任教。孙颖博学好钻,
多年来潜心研究汉舞,掌握了大量的资料,并立志将其研究成果,通
过舞蹈形象表现出来。《铜雀伎》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创作和演
出的。孙颖的舞剧创作观念是“把哲学、历史、民族、民俗、宗教、考
古等学科和文学、音乐、雕塑、绘画、书法、工艺等相邻艺术都作为
挖掘古代舞蹈的参考和依据,侧重于把握一个时代的艺术气质和艺术
风骨,不拘泥于模拟有限的形象资料。(转弓l自《舞蹈艺术》第30辑,
《中国舞剧史纲》第136页)因此,他着重以特定的舞蹈韵律与节奏,
呈现出汉魏的文化气韵。所以,当舞剧《铜雀伎》上演之时,它那重
心大倾移,腰部多扭转,胯部外挺出的动作;那“斜身含远意,顿足有
余情”的舞姿节韵,使观众相信和认可那就是汉魏舞风的再现c其中,
尤以“盘鼓舞”一段最为精彩,后常作为独立的精品单独演出。
手机:13811801600
手机:13661118529
手机:13811150792
座机:010-84288137
扫一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