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来仪与乐部
到了唐代,乐舞制度逐渐确立,舞蹈性质划分完成,皇家职业乐舞机
构设置规范,舞蹈剧目的数量、种类、艺术风格的广泛性和成熟程度,以
及舞蹈表演水平和阵容都体现了唐代帝国的风度。
从《七部乐》到《十部乐》
隋朝结束南北朝分裂混战的局面,于开皇初年制礼作乐,设立了七部
乐,其基础是来自魏晋三百多年来汉族传统的和外国传人的各种乐舞。
《隋书·音乐志》载: “始开皇初,定令置七部乐。一日国伎,二日清商
伎,三日高丽伎,四日天竺伎,五日安国伎,六曰龟兹伎,八日文康伎。”
又载:“大业中,炀帝乃定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
高丽、礼毕以为九部乐。”即隋炀帝大业年中期(公元605-618年)制定
《清乐》、《西凉乐》、《龟兹乐》、《天竺乐》、《康国乐》、《疏勒
乐》、《安国乐》、《高丽乐》、《礼毕》为《九部乐》,较之《七部乐》
增加了《康国乐》和《疏勒乐》,将《清商乐》列为第一部,将《国伎》
改名《西凉乐》,又将《文康伎》改名《礼毕》(此处“伎”即“乐”)。
唐代继承了《九部乐》,并且宫廷乐制舞制依旧。唐太宗贞观十一年
(公元6 3 7年)废除《礼毕》(即《七部乐》中《文康伎》,此舞为纪念
晋人庾亮的假面舞,其死后谥号文康,故得舞名《文康伎》)。贞观十四年
(公元640年)创制《燕乐》,列为唐代《九部乐》之首。继而因统一高昌
国(今新疆吐鲁番一带),于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加奏《高昌乐》。
至此完备了《十部乐》。
从这些乐舞的传人地区可以看出,大多来自古西域,这和唐时丝绸之
路的繁盛是分不开的。这些乐舞不仅供宴享娱乐,也有显示国威的典礼仪
式意义。
新芭菲舞蹈生活馆
手机:13811801600
手机:13661118529
手机:13811150792
座机:010-84288137
扫一扫
关注我们